//太早
幾個月前,我們很高興地說薏仁已經可以睡過夜了,脫離夜奶之王了。
那時候有個留言淡淡地說:「先別高興得太早。」
當時我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某一天晚上九點多薏仁小瞇了半小時,結果那天一直電力滿滿嗨到凌晨三點才睡,從那一天起,他不知道為什麼就維持了九點固定補眠,晚上不玩到兩點不就寢的習慣。
什麼睡前儀式、洗澡、說故事、唱寶寶睡完全都沒有用。
他就是要放到電力差不多了,才會「哎呀哎呀」的哭著要你幫他喬一個舒服的姿勢,我都覺得「寶寶睡」這首歌其實不是唱來哄寶寶睡的,而是一種專屬於爸媽的心經,藉由不斷反覆地詠唱,來讓自己的心靈維持在一個尚不至於崩潰的亞臨界。
每當這時候我會想起那個留言「先別高興得太早。」
原來那是一句歷盡滄桑的腑肺之言。
//牙牙學語
薏仁最近會說「哎呀哎呀」跟「嗯!」
以前國中讀到這則成語,覺得很莫名其妙,學講話就學講話,為什麼非要用「牙牙」當狀聲詞。
直到最近薏仁開始長牙,大概長牙真的很不舒服,他開始會在哭泣的時候發出「哎呀哎呀」的聲音來表達他的不適,我才發現這比喻真是再貼切不過了。
想睡覺喬不到姿勢的時候露出兩顆小門牙「哎呀哎呀」的哭,換尿布的時候他躺不住,一個剪刀腳把尿布攪成S型,好不容易黏好一邊的尿布就這樣又要重黏,我和瓶子把他架住,他又哎呀哎呀的哭了起來,非常委屈。
有這個問題的爸媽,誠心推薦你們拉拉褲,我真的覺得發明拉拉褲的人值得一座諾貝爾和平獎。
薏仁現在活動力也非常強,在房間四處爬,或是扶著櫃子站立把觸手可及的東西拿起來就往嘴裡塞,他特別鍾愛地板上的室內拖。
「你老鼠哦!為什麼要啃拖鞋啊!」
「嗯!」露出兩齒燦笑。
總之就是在這些週而復始崩潰的日常裡的某一天,瓶子對我說:「我覺得我好像不愛薏仁,我沒有辦法每天都覺得他很可愛。」
「我每隔兩三天就需要好好喘口氣,才有力氣再面對他,但別的媽媽好像無時無刻都能給孩子讚美和愛。」
我想,愛的體現應該不只是在讚美吧。
還體現在每個亞臨界狀態下詠唱的寶寶睡。
和剪刀腳攪爛的每一片尿布上。
還有好不容易終於吃下第一口媽媽煮的粥,那已經是第N個版本。
和每個晚上終於能把全身重量交付的懷抱。
「要不然你問問薏仁,看他知不知道妳很愛他。」
「薏仁,你知道媽媽很愛你嗎?」
「嗯!」他輕輕地應了一聲,又甜甜的睡去。
也許就是這種時刻,又能替爸媽充飽電,迎接下一個崩潰的日常。